最佳回答
当然是出殡了,只有出殡了以后才能举行祭日 出殡是丧俗中的大礼,也称“发引”。在老天津卫人眼里,看这家阔不阔,儿女孝不孝以及社会地位高低,看出殡的规模便可知道。人们把出殡的隆重与否不仅看成是死者的衰荣,也看作是生者的显赫。
出殡前一天夜里,全家及挚友守灵不睡,谓之“伴宿”。从停灵到出殡的时间各家不同,一般依财力而定。最长的停灵于“七七”即49天后下葬;贫穷市民人家,入殓后就就择日清晨抬往坟地下葬,叫“起五更抬”。
出殡时间有早、晚两种。早殡在上午10点以前,目的是省钱;晚殡则在10点以后,要招待亲朋,摆设酒席饭菜,因此开销较大,一般能晾杠的家庭都出晚殡。出殡时间由阴阳生择定,出殡前一小时(通常在午时)要由武官主持祭门仪式,既请与自家有交谊且官职显赫有影响的武官站在茶房铺好的红地毯上,在门外大声吆喝一番,并在马路上朝门上看,放铁炮(后改鞭炮)6响祭门。此时,僧、道诵经,吹鼓手也随之在阴阳生指挥下奏乐,孝子跪于门里过道儿烧一张门神纸。武官祭门的目的是请门神爷放鬼魂出去,否则棺材动不了,鬼也出不去。武官祭门与文官点主一样受尊重,死者家属也要派专人用车接送,事毕同样送去一桌酒席致谢。
起灵前,要将棺木的材头钉钉死,钉时,孝子要喊“躲钉”。死者家人要用扫帚、细布等轻扫、轻拭棺材,谓之“扫材土”,这时茶房要让全家人高喊“留财”取谐音之吉,以祈求死者把财产、财运留传给后人。 起灵时要放鞭炮,死者次子将架在棺材下的凳子踹翻,并用柴禾棒将事先备好的一小陶碟击碎,名曰“摔牢盆”(现今是将瓷碗摔碎,越碎越好)。留在家里的亲友,把贴在宅门口的门报儿撕下。
民国以前,大出殡讲究八大抬,即诰封亭(民国以后取消,成为七大抬)、铭旌、影亭、官轿、花亭、灯亭、灵亭(或家庙)、香炉。另有4张桌子,即香兽桌、朝服桌、古玩桌、鲜花桌,以及香谱、雪柳等各种执事一应俱全。这些均在赁货铺租赁。
出殡时抬棺及各仪仗执事之人,是在杠房雇佣的。棺木上绑有大旗杆,外罩绣有花、鱼、云罗、伞盖等图案的棺罩。杠夫有8人、16人、32人、64人之分别。64人者称“六十四杠”。仪仗多是白底蓝黑图案,杠夫穿绿底圆点衣服,戴绿色高帽。
出殡序列十分严格,不能错位。通常由茶房安排。出殡队伍最前面是8杆红色旗,4面龙头铜锣,4把遮阳红伞,4把绿扇、金瓜、钺斧,朝天蹬、八大抬、四大桌,鹤童虎判和顶盔挂甲面目狰狞的2个开路鬼——方相、方弼兄弟的扎彩(其一手持三节棍、一手高擎七节鞭)、雪柳(雪柳的多少也看丧家主人花钱多少而定,有的可达标1百多棵)。执事后棺轿前为宾客,同辈按岁数大小排列,年长者居前。最初,以重孙、孙、大孝子、二孝子等顺序排列,后来,长子扛魂幡引导在前,次子等孝男、孙辈持哭丧棒依次向后排列。用一块白布,一端系于杠前,一端由大孝子牵于肩,诸孝子依次摞布在肩,随杠哭泣而行,谓之“扫灵”。哭丧棒的制作也有讲究,丧父用竹子为杖,取父之节在外;丧母则要用梧桐木为杖,取母之节在内。其后为棺轿。女眷们则要坐在棺后的车轿上,一路嚎陶大哭。这时长媳要抱定一陶罐,亦称“匣食罐”,内放饭菜,下葬时由孝男放置死者头前。若长子先其父亡故,长孙(津俗谓之“承重孙”)则要顶替其父扛幡引导于前,其叔父辈排列其后,抱罐者也是长孙媳妇。最后面是僧、道、尼唪经队伍,一组被称为“一棚”,棚越多越隆重,越显示丧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大部分棚经都是丧家出资雇佣的,也有亲朋赠送的。
还有些显贵豪门,出大殡时,为炫耀豪富权势,请来军乐队,一路吹打,与僧、道念经相伴。同时,还请当时的军政权贵、在野名人,写来许多匾额,与亲友所送挽联、诔词、挽诗和横匾一并用数座五彩亭抬着,完全成为宣传本家权势的场面。
殡仪队伍路过城门或桥梁时,要撒纸钱,谓之“撒路钱”。目的是打点孤魂野鬼,不要难为死者,使其能尽早到达“乐土”。殡仪队伍在中途的一定地点要停下来,因要抬棺到墓地光靠64名杠夫是不够的,必须中途轮换着抬,这样就得需要128人,一般人家都置办不起。所以,一旦走出城区就将各种仪仗、执事、棚经以及亲友及其女眷一并打发回去,只留直系孝男孝女,也叫“落蒇儿”。棺材或装车拉着或改用小杠抬着直至坟地,俗称“送葬下洼”,本主牌用官轿抬回,谓之回灵。棺到墓地,须用木钉将材身和材盖封牢,称之“下材钉”。下钉前,先由孝子举斧,象征性地在材上敲几下,并喊“爸(或娘)‘留财’”。
下葬 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挖穴深埋,填土后堆成坟头,叫“下葬”。穴位由阴阳生按照“五行”、“八卦”、“三元”、“四象”的方位派人刨好坟坑,内铺黄缎子,安放由香斗抱来的福寿果,四角各置一钱,撒五谷杂粮,其中黑豆较多,据说可以驱邪。棺材入土后,孝子把幡插在坟头上,插3下,拨3下,这样后辈可升官发财;另一种是棺材埋地下,上面四周扎苇把,外面随形培士,叫“浮厝”,这种方式只限于一些客死天津者,为便于以后迁回原籍,所以棺材大都较薄、较轻;材头探出很短,称为“行棺”。
下葬后,一般都要在坟前立一长方形石质墓碑,碑文男女有别,若死者为父亲则写“先考×××府君之墓”或“先严×××府君之墓”;若死者为母亲则写“先妣×门×氏太夫人之墓”。墓碑的碑阳书写格式与铭旌、本主牌相同。碑阳上刻龙纹,中间为“流芳千古”、“名垂千古”等。碑阴写法不一,有刻“生卒年月日”,亦有刻行述者,即把生平、功德、为人、事迹写成传记。
下葬后,要在坟前将纸钱、扎彩一并焚烧,每人都咬一口随身带来的小馒头,再吐到坟地里,差不多一个时辰后,就可离开坟地回家了。这时须将所穿孝服撕开一个口子,意为“活口”,以取吉利。进家门时要迈火盆,跨板凳,并在口中含块冰糖,这些都是防止把外面的晦气、鬼魂带回到家中。进家门后,大家还要争相抢吃小馒头和在坟前供过的供品,认为吃供果可长寿。孝男孝女们将白孝服脱下,换上灰色的。晚间要请僧、道诵经、烧纸并在灵位前上香添祭品。
民国初期,男人丧偶后若不想续弦者,为妻送殡时则要身穿素服,头戴礼帽,手拿平身杖。娘家人见到姑爷这身装束,定会马上替孩子给姑爷磕头,意思是谢姑爷,并含孩子以后有福,不会受后娘虐待了。
圆坟 是一种祭奠形式。在葬后3日举行,家属都要到坟前行圆坟礼,为坟培土。还要烧纸钱、上供品,并由死者孙子、孙女(童男童女)绕坟正转3圈,反转3圈,谓之“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
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但在葬后三七、五七、七七、六十日时均设祭。五七时,必须由孝子亲手焚烧纸糊的彩人。据说以此可减轻死者生前罪过。六十日焚烧纸糊的船轿,传说可使死者的灵魂渡过混河。除此,在死者的诞日、祭日(一周年不得去上坟)和清明节等,晚辈再到坟前祭奠。其它祭祖活动几乎都在家中之灵牌儿前进行。 老人死后,民权通行棺木土葬,丧葬习俗因死者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少亡者除富豪人家备在棺木外,一般不备棺木;中年死亡者其礼仪也较简单。礼仪较繁者属老丧。老人死亡后,要经过置办棺木,制做寿衣、入殓、报庙、守灵、报丧、戴孝、吊唁、出殡、追祭、圆坟等程序,还要过一七、五七、百天、周年、二年、三年等祭日。建国后,国家提倡火葬,丧事从俭,但旧俗扰存。本县回族葬俗按伊斯兰教规规定,死者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戏,须速葬,薄葬。停尸不得超过三天,不陪葬衣物,一律土葬。殡葬之前,要“砌墓”,置办“经匣”。殡葬之日,由阿訇主持殡葬仪式,诵经超度。尔后子侄把,“榻布”放在架子上,亲朋随着送行,女子一般不送葬。丧葬期间,死者家属不设宴待客,远道亲朋,以便饭待之。死者殡葬后七天、四十天、百天、周年、二十年、四十年为祭莫日,俗称“做日子”。祭日请阿訇诵经缅怀死者,本地俗称“走坟”。
更多回答
长命百岁金锁咯!!!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佩戴胸坠避邪的风俗。在晋南一带,小孩过满月要戴长命锁、狮虎坠等护身符,意在求得吉祥,让小孩一生不受灾难,永保长命。 产后30天,俗称“出月子”,产妇方可以出门,同时给婴儿过满月。过满月 规模、排场相当隆重。满月后,母子可以住娘家。出生百日孩儿要过“百岁”,因为“生日 年年有,百岁只一个”,孩子父母双方都很重视。80年代,时兴给婴儿拍“百岁”照。90年 代后,又兴给婴儿录“百岁”像。过完百岁,婴儿“诞”的礼仪结束。
两边都过呗,现在都是一个宝贝着呢,一个过中午,一个过晚上,要不然就一个周六一个周日,正日子那天别过,关键是要不偏不向,421的家庭这种问题多的是,一个白天就给你搞成这样,那周岁呢?每年你都得闹腾
不光天津人,连周围的农村也有这样的习俗——生孩子之后,在门上栓个红布条儿,等于向四邻八家宣告,我家生孩子了,请勿喧闹和贸然打扰。并且煮大量的鸡蛋,用水红色染红,分送靠近的亲友,以报吉利。三天叫“喜三”吃捞面。十二天“谢奶奶”做一束纸花或买一束鲜花献给奶奶。奶奶则买块年糕粘站孩子的嘴,念叨着“年糕粘”用面条搭在孩子的脖子上,“面条拴”。孩子满月之后,坐月子人要挪臊窝儿,带着孩子到娘家住几天,这是定而不可移的。孩子到百日这天更是热闹,叫过百岁,酒席,亲友来贺。姑做鞋,姨做袜,舅母做个转咯啦(即围嘴儿)。铰胎头,制胎笔。这是近年来时兴的商业性炒作。八个月时,留“八毛”也叫“八十毛”。希望孩子长命百岁。男孩子或留歪毛,或留小辫。特别是天灵盖(俗称呼歇顶)这块地方,是不能剃的,要格外小心忌讳,传说拍打了天灵盖,孩子会变哑巴或痴呆。有钱人家,则给孩子打制银质的手镯、脚镯、长命锁。锁住了就不会夭折。到了周岁时,(一生日)长辈想试探一下孩子将来的前途,于是在炕头上摆下算盘、笔、刀枪等让孩爬着去抓,抓着什么,预示着孩子将来干什么。这项活动古代就有,叫抓周。其实,这只是个爱孩子的举动而已。 满月礼,是备受重视的一个礼俗。婴儿满月这天,主家要大摆宴席,款待亲朋。来宾都有贺礼,包括童衣、被、银盾、长命锁、手镯、脚镯、雕有吉语的压胜钱等。其中镯子一定要活口的,否则于婴儿不利。?
满月后,产妇可携婴儿在娘家人陪同下回娘家小住,少则几天,多则十天半月,全凭婆婆根据当时情况一口而定,叫做“挪臊窝”。临行前,要给婴儿的鼻尖儿用墨、烟灰或锅底的黑烟灰抹成黑色;从姥姥家回来时,改用白粉将鼻尖儿抹成白色,有“黑鼻儿去,白鼻儿来”的俗谚,意思是去时黑瘦,回来时变白胖了。途中车轿出城过桥,母亲要抱好婴儿,口中叫着孩子的乳名,以免“丢魂儿”。回来时,一般午饭后即动身,必在日落前到家。姥姥、舅舅、舅母等都要给婴儿怀中放个包有礼物或银元的红封子作为第一次来姥姥家的见面礼。?
出满月,挪臊窝,标志着产妇亦结束了“坐月子”的生活,可以正常行动了。同时,也解除了诸多禁忌。?
各地风俗不一样,另外可根据自己的条件而定,可买百岁锁、金银手环、脚环等。
快板小段 长寿村“长命百岁”本是个吉祥话,可是我听说,长寿村里百岁的老人不算啥。有一人叫武培华要探个虚实与真假,他要到长寿村里亲自去观察。这一日,他来到村头柳荫下,看见了一位老大妈,看年纪得有八十岁,她腰板不驼背不蹋,只见她,坐在石阶手拿针线一针儿一针儿正把那个鞋底纳,没戴镜子说明她的两眼还不花(哪)。雪白的头发梳个小纂儿,红头绳儿就在她的脑后扎。武培华上前忙搭话,满面带笑的叫大妈:“请问您老高寿年纪有多大?”老太太抬头一笑满嘴的白牙齐刷刷,“你问我呀?我还小哪,今年我才九十八。”(白)啊?九十八还小哇?“老人家,我看您老扎着红头绳儿,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噢,这事啊,你可别笑话,说起来,可就话长啦!不是我爱俏好打扮,这红头绳儿,我婆婆天天给我扎。”(白)“啊?您还有婆婆哪?那岁数一定比您大!”“我婆婆身体也不差,今年一百二十八。”武培华闻听这句话,“嘿,长寿村里长寿的老人真正是不虚夸!”“老人家,我都四十多了,活了这么大,还没见过一百多岁的老大妈。晚生我想劳您驾,麻烦您领我去看看您的婆婆妈。”“哟,小伙子,实在抱歉不凑巧,今天你可见不着她,我婆婆今天不在家。”“上哪儿啦?”“一大早儿,她买了二斤脆锅巴,骑着摩托回了娘家,到娘家去看她的娘家妈!”